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09年8月27日)

时间:2024-07-01 00:35:0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9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一、任命刘学文为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职务。

二、任命郑学林为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庭长,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职务。

三、任命周峰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四、任命孔祥俊为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

五、任命马迎新、姜启波为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职务。

六、任命曹巍(女)为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职务。

七、任命颜茂昆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

八、免去黄尔梅(女)的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职务。

九、免去李武清的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审判员职务。


相似的情形为何不能同样处理?
??质疑“西安宝马彩票案”与“彩世塔彩票案”的?异判决

杨涛


新华网12月3日报道,备受全国关注的“西安宝马彩票案”在12月3日由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体彩承销商杨永明犯诈骗罪、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 9年,伙同杨永明实施诈骗的孙承贵、王长利、岳斌、刘晓莉、白勤生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至17年。
然而,我们看到,在今年的3月25日,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深圳市彩世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特大彩票欺诈一案的判决中,法院却是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该公司董事长张世鹏等人十四年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从案情来分析,“宝马彩票案”与“彩世塔彩票案”有着惊人的相似。首先,两案得以作弊的前提是相似的,都是由彩票的发行机构违规与这些企业、个人签订了彩票承销合同;其次,两案的作弊的手法是相似的,都是使用二次抽奖的方式,通过作弊方式安排托儿进入二次抽奖,再通过作弊方式骗得大奖;最后,两案骗得大奖的数额都巨大,都欺骗了彩民的信任,给彩票业的信誉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但是,两案所定的罪名却大相径庭,杨永明被判处的是诈骗罪,张世鹏等人却被判处的是一个是非法经营罪。而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非法经营罪最高刑是可判处15年的有期徒刑,而诈骗罪最高刑却是可判处无期徒刑,这两种罪名的量刑上差别极大。事实上,杨永明所获得的非法所得是251.5万多元,便因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而彩世塔公司非法所得4448.8万元,张世鹏仅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很明显,相似的案情,判处不同的罪名,容易造成不同案件的被告人之间罪刑不均衡。
罪刑不均衡的背后反映的是同一国家内法律适用的不统一,而法律适用的统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体现,是法治的主要标志之一。法律不仅要在相同地方的不同人之间平等适用,也要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人之间平等适用,这才能体现平等,才能让人们合理安排预期事务,也才能对法律的公正适用充满信心,从而产生对法律的信仰。相似的情形不能得到同样的处理,不仅不能使被告人心服,而且让其他人对于法律的是否公正产生怀疑,这对于我们建设一个法治国家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借鉴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制度,来尽可能改善我们国家出现的相似的情形不能得到同样的处理的现象。如最高人民法院有必要将已经判决的典型、疑难案例汇编成册,赋予其法律效力,以后其他法院审判相似的案件必须进行相同的处理。至少,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及时总结相关的案例,出台司法解释用以指导全国的审判工作,以避免相似的情形得不到同样的处理。比如眼下就必须对“西安宝马彩票案”与“彩世塔彩票案”这类相似的疑难案件进行总结,准确给予其法律定性,并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来指导以后的此类案件的办理。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统一制发《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的通知

劳动部 中国人民银行


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统一制发《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的通知
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资基金管理的通知》中关于“《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由劳动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发”的规定,现统一制发《工资基金管理手册》。各地区、部门原使用的《工资基金管理手册》,可继续使用到1989年12月底,从1990年1月起,一律使用
统一的《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一九九 年 度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 发薪日期______________
单位性质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
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 银行帐号______________
编制定员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核发机关(盖章):
《工资基金管理手册》使用规定
一、根据国务院1985年9月发布的《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和1989年3月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资基金管理的通知》的规定要求,特制定《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二、列入《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的工资总额范围,按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执行。
三、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均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只能在本单位进行现金结算的开户银行设立一个工资基金专户,并凭《工资基金管理手册》从工资基金专户中支取工资。
四、各基层单位都必须根据上级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编制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其中,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要将核定的工资总额基数和未纳入基数的燃料、原材料节约奖和副食品价格补贴以及新增效益工资等填入《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五、各基层单位编制的年度分季工资基金使用计划(表二),应附资金来源说明,报主管部门审核(基层单位的主管部门不在当地的,也可由当地劳动或人事部门代理审核,下同),并经同级劳动部门审核签章(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基金使用计划要会同人事部门审核签章);基层单
位分月按项目编制使用计划(表三),由主管部门审核签章后,开户银行据此办理工资基金使用的支付手续。审批手续不全的,银行一律拒付。
六、国家年度工资总额计划未下达前,主管部门对其所属基层单位,可按上年度同期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额,扣除其中应扣出的部分,分月核定后填入《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由开户银行监督支付,待国家年度工资总额计划下达后,在全年工资总额中统一核算。
七、各基层单位在不超过核定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的前提下,可将当月节余的工资计划指标结转下月使用,但不允许下月的工资基金提前使用。
八、各基层单位累计提取工资总额需超过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时,必须按劳动工资计划审批程序报批,未经批准的不得超过计划提取工资。
九、《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系基层单位支取工资的重要凭证,由所在地劳动部门和人民银行核发。各单位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丢失或自行涂改,每年一册,以旧换新。
表一 199 年工资总额计划
---------------------------------
| | | | 年末全部职工人数 | |
| | | |-----------| |
| | | | | |工资总额 |
| | | | | 其中: | |
|月|日| 项 目 | 合 计 | |合 计 |
| | | | |计划外用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甲 | 1 | 2 | 3 |
|-|-|---------|-----|-----|-----|
| | | 计划到达数 | | | |
|-|-|---------|-----|-----|-----|
| | | | 1、 | | | |
|-|-|调|-------|-----|-----|-----|
| | |整| 2、 | | | |
|-|-|后|-------|-----|-----|-----|
| | |计| 3、 | | | |
|-|-|划|-------|-----|-----|-----|
| | |到| 4、 | | | |
|-|-|达|-------|-----|-----|-----|
| | |数|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人、元
---------------------------------------
与经济效益挂钩浮 | |计划使用 | | | |
| | | |主 管| |
动(或含量包干) |未列入挂 |(+)或转 |审批机关 | | |
| | | |部 门|备 注|
的工资总额 |钩基数的 |入(-)工资| 及文号 | | |
-----------| | | |签 章| |
工资总额|计划新增 |工资总额 |增长基金 | | | |
| | | | | | |
基 数|效益工资 | | | | |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宾栏(3)=(4)+(5)+(6)+(7),机关、事业单位和未实行工资
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不必填写宾栏(4)、(5)、(6)、(7)。

表二 199 年工资基金使用计划
------------------------------------
| | | | | 分季工资基金使用计划
|月|日| 项 目 |工资总额|---------------
| | | |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
|-|-|----------|----|----|----|----|
| | | 甲 | 1 | 2 | 3 | 4 |
|-|-|----------|----|----|----|----|
| | |本年工资总额使用计划| | | | |
|-|-|----------|----|----|----|----|
| | | | 1、 | | | | |
|-|-| |--------|----|----|----|----|
| | |调| 2、 | | | | |
|-|-|整|--------|----|----|----|----|
| | |后| 3、 | | | | |
|-|-|工|--------|----|----|----|----|
| | |资| 4、 | | | | |
|-|-|总|--------|----|----|----|----|
| | |额| 5、 | | | | |
|-|-|使|--------|----|----|----|----|
| | |用| | | | | |
|-|-|计|--------|----|----|----|----|
| | |划| | | | | |
|-|-| |--------|----|----|----|----|
| | | | | | | | |
------------------------------------

单位:元
----------------------
|主管部|审核部门签章 | |
----| | |备 注|
第四季度|门签章|(劳动、人事)| |
----|---|-------|----|
5 | 6 | 7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企业单位的工资基金使用计划由劳动部门审核签章;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基金
使用计划由劳动部门会同人事部门审核签章。
表三 199 年 月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和支付记录
-----------------------------------
| | |
| |月初全部职工人数| 本月工资基金使用计划
| | |
| |--------|-----------------
| | |其中:计| | |奖金和计件|津贴、|
| |合 计| |计|标准工资| | |
| | |划外用工| | |超额工资 |补贴 |
|-------|---|----|-|----|-----|---|
| 甲 | 1 | 2 |3| 4 | 5 | 6 |
|-------|---|----|-|----|-----|---|
| 计划安排 | | | | | | |
|-------|---|----|-|----|-----|---|
| | 1、 | | | | | | |
| |-----|---|----|-|----|-----|---|
|调| 2、 | | | | | | |
|整|-----|---|----|-|----|-----|---|
|计| 3、 | | | | | | |
|划|-----|---|----|-|----|-----|---|
|安| 4、 | | | | | | |
|排|-----|---|----|-|----|-----|---|
| | 5、 | | | | | | |
-----------------------------------

单位:人、元
--------------------------
| 工资基金使 | | |
| | | |
| 用计划累计 |单位负责|主管部|
--------|-------| | |
加班加点| | |年初至|人签章 |门签章|
|其 它|本 季| | | |
工资 | | |本月止| | |
----|---|---|---|----|---|
7 | 8 | 9 | 10| 11 |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支 付 形 式 |本月支付|
| | 月 | 日| 摘 要 |------------| |
|支| | | |计|转帐和内扣|现 金|累 计|
| |---|--|--------|-|-----|----|----|
|付| | | | | | | |
| |---|--|--------|-|-----|----|----|
|记| | | | | | | |
| |---|--|--------|-|-----|----|----|
|录| | | | | | | |
| |------|--------|-|-----|----|----|
| | 月末结算 | | | | | |
-------------------------------------
-------------
年初至本月| |
|开户银行签章|
止支付累计| |
-----|------|
| |
-----|------|
| |
-----|------|
| |
-----|------|
| |
-------------



1989年9月23日